“一顿不吃饿得慌,胆结石却在悄悄长?”别以为这是危言耸听。据统计,我国胆结石发病率高达10%,相当于每10个人里就有1人可能中招。本期,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主管护师化身“健康侦探”,带大家深挖胆结石的秘密。
一、胆结石≠胆囊里的“石头”,这些冷知识你知道吗?
很多人以为胆结石就是胆囊里长石头,其实它“分身有术”。远比想象中复杂!从位置来看,胆结石可分为胆囊结石和胆管结石;若按成分划分,胆固醇结石、胆色素结石及其他类型结石各有“作案手法”,就像不同类型的“石头刺客”,悄无声息地伤害着我们的健康。
二、不吃早饭?小心胆汁“造反”成结石
肝脏是24小时不停产胆汁的“劳模”,胆囊则是临时“仓库”,负责储存和浓缩胆汁。正常吃早饭时,胆囊会像“快递员”一样,及时把胆汁送往肠道,帮助消化食物。但长期不吃早饭,胆汁在胆囊里“躺平”超过8小时,胆固醇就开始“抱团”析出结晶,这些结晶再被胆囊黏膜吸干水分,摇身一变成 “胆泥”,日积月累,“胆泥” 逐渐堆积,最终形成结石。
三、预制菜吃得香,结石来得快
胆结石的形成是“团伙作案”,胆道感染、梗阻等都是“帮凶”,而饮食和生活习惯更是关键“导火索”。有些预制菜,为了追求口感和延长保质期,往往重油重盐。高胆固醇、高脂肪的食物吃多了,肝脏只能疯狂分泌胆固醇,胆汁成分失衡,结石自然“破土而出”。
四、这些信号一出现,别把结石当“胃病”
胆囊结石患者常常会感觉上腹部或右上腹隐痛,尤其在吃油腻食物、熬夜加班后更为明显,还会出现嗳气、腹胀等症状,很多人误把这些当作胃病,结果耽误了治疗。病情严重时,右上腹会突然“剧痛暴击”,疼痛还会“窜”到肩背,同时伴有恶心呕吐。胆管结石更危险,一旦梗阻,黄疸、高热说来就来。因此,出现这些症状,千万不能掉以轻心,要赶紧冲向医院。
五、揪出结石“真凶”,超声检查是首选
想知道自己有没有胆结石?腹部超声是首选,它无创、准确率高,堪称诊断胆道疾病的“六边形战士”。不过检查前要空腹8小时以上,不然胃肠胀气会“捣乱”,让结石“隐身”,影响检查结果。
六、得了胆结石怎么办?“治疗方案”请收好
目前,胆结石的治疗一般以手术治疗为主,若伴有胆道感染,请及时就医。对于中年以上未接受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,应定期复查,必要时尽早手术。此外,在某些情况下,患者也可尝试中医中药进行排石治疗,通过中药调理,促进结石排出。
七、预防胆结石,中医妙招学起来
中医讲究“肝胆相照”,预防胆结石,疏肝利胆是关键。
记住这三招:
1.情绪管理大师:焦虑、抑郁等不良情绪会让肝脏 “罢工”,每天不妨抽空冥想、听听音乐,让心情“放个假”,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。
2.饮食避雷指南:少吃油炸、高脂食物,多吃萝卜、玉米、青菜等,合理搭配饮食,从日常饮食中做好预防。
3.经络疏通秘籍:早晚敲打大腿外侧胆经,按揉日月穴(乳头下第7肋间隙)、风池穴(耳后凹窝),通过疏通经络,促进肝胆气血运行。
胆结石不是“老年专属病”,年轻人的坏习惯正给结石“递刀子”。从今天开始,按时吃早餐、少吃外卖、定期体检,别让小小结石变成大麻烦。健康是自己的,快把这些知识分享给身边的人,一起加入防“石”大军吧。